襄阳门户网

搜索
襄阳门户网 襄阳门户 企业宣传 查看内容

洞察:5G常用术语大全2022/7/23 8:02:01

2022-7-23 08:02| 发布者: msmkmm2012| 查看: 7| 评论: 0

摘要: ASIP Trunk的相关资讯可以到我们网站了解一下,从专业角度出发为您解答相关问题,给您优质的服务!https://www.siptrunk.cn/AAS(A A S),有源天线系统,可以看成是RRU与天线的组合,它将有源的频收发单元与源的天 ...
网站出售

ASIP Trunk的相关资讯可以到我们网站了解一下,从专业角度出发为您解答相关问题,给您优质的服务!https://www.siptrunk.cn/





AAS(A A S),有源天线系统,可以看成是RRU与天线的组合,它将有源的频收发单元与源的天线阵列集于一体。





过去,RRU和天线分离,两者之间通过频馈线连接。AAS将频收发单元与天线阵列集于一体后,可支持M MIMO技术,可减少频馈线损耗,可提升络覆盖范围和容量,减少天面占用空间和维护工作量。





AF(A F),应用功能。AF类似于一个应用服务器,其与其他5G核心控制面NF交互,并提供业务服务。AF可以针对不同的应用服务而存在,可以由运营商或可信的第方拥有。





AMF(AM M F),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MF负责UE身份验证、鉴权、注册、移动性管理和连接管理等功能。与4G EPC相比,AMF的功能类似于MME。





AUSF(A),认证服务器功能,负责鉴权认证。





B





B,回传,指连接线接入络 (RAN) 和移动核心的传输络。在分布式RAN(D-RAN)架构下,回传将基站连接到核心;在集中式RAN(C-RAN)架构下,它将集中式部署的云BBUDU池连接到核心。





BBU(B U),指基站系统中负责处理基带信号的单元。





B,波束赋形。线电波就像波浪一样,相互碰撞(干扰)时会变强或变弱,这取决于它们之间如何碰撞。波束赋形正是利用了这一特点,通过多个天线单元发相同的信号,并通过调整各个天线单元的相位和幅度,使得线电波在特定的方向被增强,在其他方向相互抵消而减弱,让线信号传播像波束一样更集中,从而可提升覆盖范围和减少干扰。





C





CA(C A),载波聚合,就是将两个或多个载波(信道)聚合,向用户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CA就好比将两条或多条道路合并在一起,让道路更宽。





C P,控制面,主要负责处理非数据包的转发,包括移动性管理、连接建立和服务质量(QS)等控制信令。





C-RAN(CC-R A N),集中式云化线接入),C代表C、C、C和C的意思,指将CU、DU集中化和云化虚拟化部署,从而可改善小区之间的协同调度,现更灵活的资源调度和负载均衡,并降低部署和运维成本。





CU(C U),单元。4G基站设备由BBU(基带单元)和RRU(频拉远单元)组成,RRU通常会拉远至接近天线的地方,BBU与RRU之间通过光纤连接,而RRU与天线之间通过馈线连接。而5G基站设备将BBU分割为CU(单元)和DU(分布式单元),并通过光纤与AAU(有源天线单元)连接。CU负责托管5G基站的RRC(线资源控制层)、SDAP(服务数据适配协议)和PDCP(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子层,其集中控制一个或多个DU单元。





CUPS(CU P S),控制面和用户面功能分离,指将负责连接管理、QS策略、用户鉴权等功能的控制面功能与负责数据流量转发的用户面功能分离,以简化和统一整个络架构,使核心更加灵活、高效。在CUPS架构下,随着数量流量增加,用户面功能可在不影响控制面的前提下独立扩展,同时也便于控制面集中管理。





D





DN(D N),指提供互联、云OTT服务、企业等以数据为中心的服务的络。





D-RAN(D R A N),分布式线接入。相对于C-RAN架构,D-RAN是传统的RAN架构,其将BBU和RU安装于分布式的站点上。





DSS(D S S),动态频谱共享,指5G NR和4G线共享相同的频谱资源,并将时频资源动态分配给4G和5G用户,通常通过共享目前已使用的4G中低频段来现在4G覆盖范围内引入5G NR,从而可低成本、速的现5G广覆盖。





DU(D U),分布式单元,托管5G基站的RLC、MAC和PHY子层的节点,主要负责处理时性需求的MAC层功能和部分物理层功能。





E





CPRI(E C P R I),增强型通用公共线电接口,是用于连接线基站BBUDU与AAU的前传接口协议。相对于4G时代的CPRI,CPRI的数据传输方式支持以太技术,支持物理层功能拆分,将前传带宽扩展了10倍,大幅提升了前传的高效性和灵活性。





E C,边缘云,指将云下沉部署于络边缘,使算力和应用更接近用户,从而可大幅降低络时延和回传负担,为用户带来更极致的业务体验,以及推动更多的应用创新。





EPC(E P C),演进的分组核心,4G LTE的核心。





MBB(E M B),增强型移动宽带,5G大场景之一,它是5G最初和最广泛的场景,指5G可以比以前的移动通信标准和技术提供更出色的移动宽带体验,能将峰值速率和平均数据速率提升10倍以上。





-NB,NB即5G基站,在选项部署模式下,5G基站锚定于4G基站和4G核心EPC,此时的5G基站叫-NB。





EN-DC,E-UTRA(LTE))与 5G NR之间双连接,指UE同时连接LTE和NR两种线技术,也指选项部署模式。





F





FE(F E),灵活以太,由光互连论坛(OIF)于2021定义的一种标准,其在标准以太基础上引入了FE S层,现了MAC与PHY层解耦,从而可现灵活的速率适配,可通过多个物理链路捆绑扩展络容量,满足5G所需的大带宽需求,也可通过S层的时隙配置支持多项业务,现多业务之间的物理隔离。对于端到端5G络切片,FE 是一项关键技术,可在共享络基础设施的基础上现络硬切片,现业务隔离。





FR1(F1),5G NR规定的两个频率范围之一,FR1指-6GH频段,涵盖了410 MH 和 7125 MH 之间。





FR2(F2),5G NR规定的两个频率范围之一,FR2包括2425 GH 和 526 GH 之间的毫米波频段。





F,前传,指在C-RAN架构中RU连接DU的传输络。





FWA(F W A),指基于5G NR的大带宽能力,用5G线接入代替最后一公里的光纤入户,从而可省去光纤敷设,为企业和家庭低成本、灵活的提供宽带接入服务。





G





NB(NB),全称 G N B,就是5G基站的命。





H





H S,硬切片,指基于5G软件化和云化架构,以完全隔离的方式将络资源分配给不同的客户或应用(络切片)。





I





IMT- A(I M T- A),国际电联的4G和45G命,指超越IMT-2000(G)能力的移动系统。





IMT-2021(I M T-2021),国际电联的5G命,旨在研究2021年及以后的IMT。





L





L B,低频段,通常指小于1GH的频段,目前主要用于G和4G,具备覆盖距离远、穿墙能力强等特点,但低频段带宽较小,可承载的数据容量较小。





LTE(L-T E),长期演进,指4G移动通信标准,LTE的络数据速率比G10倍。





LTE-A(L-T E-A),指对LTE标准的进一步增强,为满足IMT-A要求,LTE-A于2021年底正式提交给ITU-T,2021年月作为GPP标准发布于GPP R 10。





M





MMIMO,指通过在基站侧集成大量的天线单元和更多的频通道,来现维精准波束赋形和多流多用户复用,从而提升覆盖和容量,以及减少干扰。





MEC(M-A E C),多接入边缘计算,指位于络边缘的云计算,其将算力部署于更接近用户的位置,可降低络时延,为用户就近提供算力和应用,从而可大幅提升业务体验。





M-B,中频段,通常指1GH 到 6GH 之间的频段,其位于低频段和毫米波频段之间,兼具覆盖能力和带宽能力,被视为5G的关键频段。





M,中传,指CU与DU之间的传输络。





MIMO(M-I M-O),指通过使用多个天线在同一信道上同时发送和接收多个数据流来提升数据传输速率。





W,毫米波,介于微波和红外线之间的高频段,可以提供大容量、高速率的5G服务,但覆盖能力和穿墙能力较弱。





MTC(M T C),机器类型通信,指机器(物)之间的通信。





MTC(M M-T C),5G大应用场景之一,指特点区域内的有大规模的机器(物)通过连接于驻留在核心的应用服务器进行通信。





MU-MIMO(M , --),多用户MIMO,指空间复用的多个数据流同时发送给多个用户,从而可成倍提升小区容量。





N





NEF(N E F),络开放功能,负责向第方或非GPP环境开放5G核心络能力的络功能体,你可以把它当成是一个代理、转换点,或者API聚合点。比如,在边缘应用中,MEC(AF)需通过NEF要求PCF将流量卸载到本地服务器。





N S,络切片,指根据不同行业客户或应用对络带宽、时延、安全性、可靠性、地理覆盖范围等SLA需求,从端到端络基础设施上按需 “切”出多个相互隔离的、安全的、SLA可保障的逻辑络。





NGC(N G C),下一代核心,指5G核心。





-NB,与-NB类似,在选项7、选项5和选项4模式下,NB(4G基站)通过NG接口连接5G核心,称为-NB。





NR(N R),新线,指GPP 5G线系统。





NRF(N),络存储库功能,负责对络功能服务注册登记、状态监测等,现络功能服务自动化管理、选择和可扩展,并允许每个络功能发现其它络功能提供的服务。





NSA(5G N-S A),非独立组,指采用双连接方式,将5G NR控制面锚定于4G LTE,并利旧4G核心EPC。NSA是5G早期的部署架构,旨在利旧现有的4G基础设施速扩展5G络。





NSSF(N ),络切片选择功能,管理络切片相关信息,比如负责为终端选择络切片,并确定使用哪个AMF。





P





PCF(P C F),策略控制功能,负责策略控制的5G核心控制面功能,简单的讲,其主要管理5G核心中的各个业务数据流的QS。





P-GW(P D N G),分组关,负责管理LTE络中的QS和带宽参数,并充当IP路由器将4G核心连接到外部I。该功能在5G核心中被UPF取代。





P 5G,5G专,指采用GPP 5G标准构建的企业或行业线专。GPP标准定义了两种5G专部署模式:SNPN(独立的非公共络)和PNI-NPN(公共络集成NPN)。PNI-NPN,就是我们常说的“公专用”,指企业可通过与运营商5G公共享RAN,或者共享RAN和核心控制面,或者端到端共享5G公(端到端络切片)的方式来部署5G专;SNPN,就是我们常说的“独立部署模式”,指企业独立部署从基站到核心到云平台的整个5G络,可以与运营商的5G公隔离。





Q





QE(Q),体验质量,衡量客户对络的总体满意度。





QS(Q),服务质量,衡量时延、误码率、正常运行时间等络能力。





R





RAN(R A N),线接入。





RU(R U),线单元,负责将来自DU的数字信号转换为频信号并传送到天线,以及将来自天线的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传送到DU。





S





SA(5G S A),5G独立组架构,指5G NR直接接入5G核心(NG C),不再依赖4G,是完整独立的5G络。





SBA(S- ),基于服务的架构。5GC控制面引入了基于服务的架构(SBA)。在SBA中,每个NF并非一对一(点对点)连接,而是所有NF采用相同的协议(HTTP2),共享一条通信通道,每个NF都可以与任何NF通信,NF之间的连接就更弹性了,也大大增强了灵活扩展性。





SMF(S),会话管理功能,负责建立和管理会话、UE IP地址分配和管理等。





S C,小站,微站,指以低功率方式工作的蜂窝线接入点,通常在小范围内为较少的用户提供服务,其可工作于授权频谱,也可工作于非授权频谱。





SR(S R),分段路由,是一种源路由技术,其根据在源节点动态定义的路径来转发数据包。SR支持MPLS和IP6两种数据转发平面。





S-GW(S G),服务关,主要负责NB与P-GW之间的数据包传输。在5G核心中,S-GW被UPF取代。





S S,软切片,指基于QS技术为不同的业务动态分配络资源。





T





TSN(T S N),时间敏感络。传统以太技术只能现“尽力而为”的通信,法满足工业制造应用的高可靠、低时延需求,面向工业自动化需将传统“尽力而为”的以太升级为可提供“确定性”服务。同时,现有的工业协议众多,彼此孤立,各种协议使用不同的“语言”,增加集成难度和运维成本。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TSN应运而生,它由IEEE定义标准,可基于标准以太技术提供确定性服务,并提供标准化统一的、经济的解决方案。5G系统与TSN络集成,基于5G RLLC的低时延高可靠能力,可满足TSN架构的四大严苛的功能需求:时间同步、低时延传输、高可靠性和资源管理,从而可满足工厂自动化、电配电自动化等工业互联用例。





U





UDM(U D M),统一数据管理,存储所有用户数据、络服务配置文件和络接入策略等信息的地方,比如,在用户初始连接络时,通过UDM中的数据验证用户信息。





URLLC(U-R L-L C),超高可靠和超低时延通信,5G大场景之一,旨在支持对时延和稳定性高度敏感的业务,可通过络切片技术来保障。





UPF(U P F),用户面功能,负责在线接入和IDN之间转发流量、报告流量使用情况、QS策略施等,对应4G EPC中的SPGW的用户面。





V





V2X(V--),车联,旨在把车连到,以及把车与车、车与人、车与道路基础设施连成,以现车与外界的信息交换,包括了V2N(车辆与络云)、V2V(车辆与车辆)、V2I(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和V2P(车辆与行人)之间的连接性。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文热点